杜順(557-640),生于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(557),唐雍州萬年縣杜陵(今陝西臨潼縣北)人,法號亦名法順,俗姓杜,唐代著名高僧、“帝心和尚”,華嚴宗初祖。其出生第3天,家裏突然來了一位年輕婦女乞求用自己的乳汁哺育這個孩子,剛滿3月,這婦人卻騰空而去。杜順生有宿慧,禀性柔和。年幼時,常在其宅後的土丘上爲衆說大乘法,凡是聽法的人無不信解悟入,後人稱那塊土丘爲“說法冢”。

18歲時,杜順辭親棄俗,于因聖寺親近僧珍禅師披剃出家,依止僧珍禅師受持定業(專修禅觀)。珍禅師是一位聖僧,他的聖德感得狗都來幫他衛土造室。這只狗居然跟出家人一樣,過午不食。
杜順在因聖寺躬勤服侍于僧珍法師左右,學習佛教戒律、禅法,同時被佛教教理深深吸引,從而更加精勤地學習,遍覽經藏,遇到不懂之處,隨時請教僧珍師父。杜順生性聰慧,勤問苦學,不久即通達三藏諸經佛學奧義。于是,又四處參訪親近善知識,雲遊天下廣度衆生。杜順法師曾勸人設五百人之供,卻來了一千人,齋主只准備了五百人的飲食,可是吃飯的時候鍋裏的飯菜卻一直在增加。結果一千個人,人人盡皆得飽。

杜順法師不僅精通三藏,尤對《華嚴經》十分尊崇。《華嚴經》中文殊菩薩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那樣,整天坐在大樹下面,苦思冥想,而要像釋迦牟尼那樣,不盡有爲,不住無爲,深入人間,入汙泥而不染,教化衆生踐行菩薩道,從事普賢行,宣傳大乘佛教。他踐行文殊菩薩的教示,雲遊四方,求法弘道。後在慶州、清河、骊山、三原、武功等地說教,宣揚華嚴教綱。杜順和尚一生都在弘揚《華嚴經》,行化四方時,卻竭力勸人們念“阿彌陀佛”,並撰著《淨土五悔文》贊詠淨土法門。

杜順法師後期隱居在終南山,一生著有《華嚴五教止觀》、《華嚴法界觀門》、《十門實相觀》、《會諸宗別見頌》等各一卷。其言教多貶抑浮詞,彰顯正理,路見神樹鬼廟必焚除之。爲了驗證其所作的《華嚴法界觀門》是否契合佛心,他把書投到火裏燒,結果完好無損,沒有燒掉一個字,感得海會菩薩現身贊歎。杜順法師《續高僧傳》卷二十五曾把他的傳記編在《感通類》。據所載,唐太宗聞其德風,引入皇宮內禁隆禮崇敬之。《佛祖統紀》卷二十九、三十載有唐太宗和他的問答。據《佛祖統紀》二十九載:唐太宗诏問:朕苦勞熱,師之神力何以蠲除?師曰:聖德禦宇,微恙何憂?但頒大赦,聖躬自安。上從之,病遂愈,因賜號曰帝心……後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稱。因杜順老和尚一生都在弘揚華嚴宗,且行蹤所至,每多靈異,常用神通療疾救人。
杜順法師的著作雖然不多,但言簡義赅,義理深刻,思想精萃,揭示了《華嚴》奧義,組織了華嚴哲學體系,爲華嚴宗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。之後的智俨、法藏、澄觀、宗密的華嚴思想,都是對他思想的繼承發揮,所以被尊爲“華嚴宗初祖”。

杜順不僅一生都在弘揚《華嚴經》,而且精心培養僧才。據《華嚴經傳記》卷三說法順于隋炀帝大業九年(613),即智俨十二歲時,向智俨的父母乞智俨爲弟子,即交付高足弟子達法師教誨。《華嚴經傳記》卷四又說有居士樊玄智,泾州人,年十六,舍家來從法順修行,即令以讀誦《華嚴經》爲業,並勸他依經修修賢行願。杜順法師的門徒有達法師、智俨、智衝、樊玄智、動意等。在衆弟子中,智俨名聲最著,承其師說,專事《華嚴》,著有《華嚴一乘十玄門》一卷、《華嚴五十要問答》二卷、《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》四卷,後來成爲了華嚴第二祖。
對其著述的《華嚴法界觀門》,因全文又見于法藏所撰《華嚴發菩提心章》,因此有人疑心不是杜順的著作,但澄觀對其有注解,題作“終南山釋法順俗姓杜氏”撰,並作有《華嚴法界玄鏡》以闡明;《五教止觀》也題作“京終南山文殊化身杜順說”,卷末還載明是“華嚴杜順和上略出記”,但其全文大部分亦見于法藏的《華嚴遊心法界記》中,因此有人認爲《遊心法界記》或者是根據《五教止觀》所作。但是《五教止觀》中,出現了好些後來玄奘所用的譯語,又提到後來的佛授記寺,于是發生了是不是杜順所說的問題,爲學者所聚訟,懸而未決。還有法藏的《妄盡還源觀》,孤山智圓也說它是法順所撰,到了晉水淨源才斷定是法藏所著(見《妄盡還源觀》卷末淨源按語)。又智俨所撰的《華嚴一乘十玄門》,也題作“承杜順和尚說”,假如這是事實,也可以證明杜順和智俨《華嚴》傳承的關系。

貞觀十四年(公元640)十一月十五日于南郊義善寺,“身無疾苦,忽告門人:’生來行法,令使承用’言訖,于南郊義善寺坐化,世壽84,僧臘66。”——他告囑弟子:要把生前所行的法,傳承實行下去。說完就坐化了,世壽八十四歲。臨終時,有雙烏飛了進來,悲恸哀叫,久久不肯離去。圓寂後“肉色不變,肉身不壞,枯骸不散,安坐三周,學侶等恐有外侵,乃藏于龛內”,葬在樊川北原。後來杜順法師肉身塔建在長安的華嚴寺,靈塔建成于貞觀十五年(641),在終南山華嚴寺,該塔高約13米,是一座方形七層仿木構的樓閣式磚塔。一層檐下砌三排菱角牙子,以上各砌二排,每面三間,用磚雕出倚柱、欄額、鬥拱等,檐角挂有風铎。第三層嵌有“無垢淨光寶塔”匾額,第七層刻有“嚴主”二字橫匾。該塔至今保存完整。並且自終至今,肉身所在處,恒有異香流氣不斷。